首頁
服裝資訊
服裝品牌
服裝企業
產品
訂貨會
展會
專題
麗人網首頁 > 服裝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又一個細分賽道火了:1年70億涌入跨境電商SaaS
服飾編輯:辭舊
2021-03-07 09:59來源于:投中網
分享:

“之前看出海的投資人,幾乎都在看跨境。” 這已經成了很多投資人的共識。

跨境電商SaaS這個細分再細分的賽道,2月突然頻傳好消息:先是易倉科技獲得細分賽道內最大單筆融資B輪4000萬美元,緊接著船長bi宣布完成近1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

有業內人士告訴投中網,2020年高瓴投資的領星ERP新一輪融資也正在交割中。

“單從SaaS的角度講,整個跨境的SaaS也就二三十家,本來就不多了,可能從外界的眼光來看,怎么有那么多SaaS去融資?”

為何跨境電商SaaS這樣一個細分賽道,在短短時間內頻頻獲得巨額融資?投中網就此采訪了眾多從業人員。

資本如潮涌

“最近跨境不是火了嘛,大家都跑出來融資了,有的是因為之前被國內巨頭加持過,有的是之前一直沒有融資,但現在整個行業一下子被放大在資本面前,這是我很深的一個感受。”易倉科技CEO陳磊對投中網說。

易倉科技在2019年12月宣布拿到Pre-A輪近千萬美元融資,陳磊說,這是行業里面第一家拿到主流機構投資的企業。在此前,盡管公司2013年已經成立,且每年有7到8倍的增速,陳磊依然堅持沒有去融資。

2020年3月官宣融資,加之當時疫情影響,陳磊馬上收到了其他機構的橄欖枝,在他看來,“一下子所有人都注意到我們這個行業,電商也好,服務商也好,資本就全部進來了。”

這波熱度在2020年下半年達到了小高峰。隨著跨境電商整體發展,獨屬于跨境電商SaaS在6月之后形勢變得更加明朗化。“整個2020年的Q2,是一個非常旺盛的季度,很多人靠Q2直接完成了一年的目標。甚至有跨境電商相關的從業人員,直接花一兩億現金在深圳灣買了別墅。”

相對應的:2020年10月,就有四家跨境電商服務商接連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店匠Shoplazza獲得超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星完成7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連連數字獲得紅杉、博裕超10億元融資,累計完成融資近50億元。數據信息表明,僅2020年,就有33家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得到超70.9億人民幣的融資額度。

“3月份PR之后,很多人找過來,但只是想了解行業;6月份之后,行業形勢明朗化,很多人拿了更多的錢。一旦有第一家資本來看,其他機構就會聞到這個氣味過來。而且大家都會(集中)投一家。”陳磊提道。

這樣一來,跨境電商突然涌現出了很多融資事件,包括物流平臺融資、供應鏈融資、品牌融資。疫情之下,跨境電商依然保持著非常不錯的增速,行業全面開花。

“單從SaaS的角度講,整個跨境領域也就二三十家,本來就不多,所以從外界來看,這個行業好像突然就不同了,怎么有那么多SaaS去融資?”

創世伙伴CCV合伙人,易倉科技的投資人Melissa也表示,“我們從20年開始看跨境賽道,這其中,有兩個特別大的變化,一個是疫情帶來歐美零售電商的在線滲透,線下零售加速向線上轉型,出現很大增量。相關數據顯示,增速甚至高達40%到50%;此外就是資本現在都有子彈,也看到了這個需求,跨境電商變成了可以持續去投資的賽道。”

公開資料表明,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B2C交易量為1700億人民幣,只占我國進出口貿易4萬多億美元總量的不到1%。而在2020年,疫情催化下,海外消費者的線上購買習慣加速養成,加之中國供應鏈的率先復蘇,跨境電商被賦予了穩外貿的更多責任。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黃奇帆就曾預判:“跨境電商的潛力還沒被完全釋放,到2035年35%的外貿額有望通過跨境電商來完成。” 

“以往資本對跨境電商的熱情有限,過去一年因為有像Anker和SHEIN這樣的明星項目出現,引發了資本對跨境電商和品牌出海的熱議;而資本對物流、支付、SaaS等跨境服務商也頻拋橄欖枝,且資金額更大、輪次更靠前。”某跨境業內人士表示。 

船長BI創辦人兼 CEO 林福東則直接表明,伴隨著商家愈來愈高度重視精細化運營,數據信息將變成最關鍵和關鍵的財產。就跨境電子商務商家來講,選對可靠技術專業的服務提供商,對知名品牌出航大有益處。以SaaS系統軟件為意味著智能服務已經逐漸變成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的新引擎。

疫情激活行業

陳磊對投中網提及,2020年易倉科技的電商SaaS業務實現了100%的增長,物流業務增速更是達到3倍。此外,團隊人數在2020年年初不到300人,現在已經擴張至600多人。

這樣的成績直接得益于出口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最新數據統計,2020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預計超過10萬億。疫情無疑進一步放大了中國供應鏈的優勢,尤其在跑出了SHEIN和安克兩家明星公司后,這個方向變得更加火熱。

“2020年是什么情況?就是很多國家的電商流量是從一位數成長為三位數,包括之前可能完全沒有線上的購物習慣,現在全部轉線上,流量一下就爆炸了。我拿美國來舉例,它是從以前的一個百分之十幾直接漲到30%。”

也因此,在陳磊看來,中國的這群賣家在2020年基本上就相當于是拿著中國供應鏈就是在收割全球的流量,因為國外的人沒辦法把貨運出去,然后他也接觸不了工廠。

創世伙伴CCV合伙人Melissa也表示,自己看到因為疫情原因,歐美電商增速很快,以及加上中國供應鏈的優勢,在亞馬遜上,49%的賣家都來自于中國,所以最大的疑問變成,疫情帶來的影響能不能持續?一旦可以持續,跨境電商SaaS就大有可為。

“我當時做了兩件事,一是類比京東那一波電商出現,當時受非典影響,電商出現了一波小高峰,跑出來了京東。另外一件事,我直接在美國東西海岸的朋友里做了個小調查,他們給我的回答中,都表示大部分線上購物的習慣會保持。線上買菜出現了類似美團外賣員的工種。比如,當時波士頓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生活基本恢復正常,我朋友注意到超市一小半還是外賣員在買菜。說明這樣的用戶行為變遷已經是不可逆的。”

也因此,在Melissa看來,“最重要的還是從用戶的需求上看,海外其實主要歐美這些國家的用戶線上購買的行為習慣形成。所以一旦習慣養成,跨境電商SaaS就不會曇花一現。”

除此之外,她也提到,中國供應鏈優勢非常之大。“跨境物流成本是占25%,就換句話說,中國生產的東西,再加價25%,運到國外去,居然還有優勢,就說明我們供應鏈優勢是多么的巨大。”

新冠疫情成了放大器以及加速器。“隨著疫情的促進,美國等國家的電商一直在補短板,比如物流等基礎設施一直在改進,這又反過來形成了正向循環。”Melissa表示。

而此時,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跨境電商賣家需要不斷提升運營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陳磊表示,跨境賣家普遍存在跨平臺管理效率低、內部管理成本高、采購銷售分離、信息化水平低等痛點,而不同賣家的數字化需求不同,亟需多層級、體系化的解決方案。

那么,資本為什么也看好跨境電商服務型企業?險峰長青的投資人秦瀟就表示,“對于之前不看出海品牌的投資機構來說,與其面臨投不中的風險,不如投資專業化分工的服務商。而在電商品牌成熟度變高的情況下,專業化分工也很必要,投資機構選擇投服務商,既能補充投品牌的能力,也能做跨界的賦能。最后無論哪家跨境電商企業能跑出來,投資人都不至于落空。”

對于SaaS服務來說,從其中物流一條來講,只要能為口岸提供成熟的倉儲及物流管理系統,SaaS即可利用BC口岸對進口電商平臺的強大吸引力帶來一波充足的B端流量,甚至直接將BC口岸的服務量化后上傳到與SaaS服務綁定的綜合服務平臺上進行公開簽約售賣。這不是剛性需求,這是壟斷需求。

長久發展不可逆

12萬億,是跨境電商行業里經常提及的數字,它最早出自四年前阿里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曾預測,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過去幾年里,這個數字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場合,它代表著這個市場的宏大規模,產業鏈里上下游競相來分一杯羹。

具體到微觀層面,一位跨境電商從業人士給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百分之三十幾的美國人是第一次網購,且在這些人里面,很多人都是超過50歲的;以及很多人的兩次網購的時間間隔都在100天以內。

這對于跨境電商SaaS來說,確實是非常大的利好:畢竟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從做的第一天開始,就天然需要選擇一款工具,比如每天打印訂單或上傳商品,還是做相關數據分析,都需要工具。“天然的它無論如何都先選款小工具,慢慢的隨著公司規模擴大,業務變復雜,還會按場景還選各種各樣的工具。”

陳磊是這樣闡述的,“因為國家太多,平臺太多,而且對于一個公司來講,發展到可能三四十億四五十億級別的時候,這種電商公司 IT本身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即便會有在某一場景下做得非常好的一個SaaS,對于我們來說,也還是剛需。”

畢竟,在中國經濟外溢性的邏輯框架下,跨境電商快速崛起,而在跨境電商輸出的背后就是跨境電商基建的輸出。

這用Melissa的話來說,就是,中大賣家有付費能力,對系統和服務有要求;真正想做品牌成長性好的小賣家中,其中更加有前瞻性的人已經開始在買一些好的系統了,也就是說跨境電商SaaS的核心客戶群體已經建立起來。

也因此,"之前看出海的投資人,幾乎都在看跨境” ,“這些現象發生的背后其實是出海自動化的風口”。

就連字節跳動這樣的巨頭也在進場。2月9日,據晚點LatePost報道,字節跳動全球CEO張一鳴近日在內部目標中提到,2021年將重點在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三個新業務方向上做探索。字節的跨境電商業務將兼做進口和出口。

更不用提,Shopify 在2020年股價一路飆漲到令人眼紅,新冠疫情則是讓 Shopify 業績增長一飛沖天。

據 Shopify 稱,其在美國的電商銷售額占比已達6%,超過 eBay 和 Walmart,成為僅次于亞馬遜的“二號人物”,亞馬遜仍然以37%份額盤踞第一。而和電商平臺不同的是,Shopify收入來源主要由訂閱費用和商家解決方案兩大部分組成。

據紐約時報報道,整整用了八年時間,美國電商零售額占總體零售額比例才由5%上漲至12%。轉眼進入2020年,僅 Q2 一個季度就從12%增長為16%。這個季度里涌入Shopify 的賣家數量也增長了70%。

用鐘鼎資本合伙人湯濤告訴投中網的話來說,則是,中國跨境電商SaaS賽道潛力巨大,技術驅動的新協作,很有可能是下一個十年中國最大的革命性機會。

投中網 )
相關資訊
更多>>
資訊
  • 品牌
  • 企業
  • 資訊
  • 產品
  • 商機
  • 三天內
  • 一周內
  • 一個月
晚上睡不着看的正能量